制服上的盐渍,弹幕里的红心:保安老刘的古城守护日记

发布时间:2025-07-25

晨光初露,责任在肩

清晨6点,东关街的青石板路尚未被暑气浸透,保安老刘便已换上制服,戴上草帽,开始了一天的巡逻。这条全长1122米的明清古街,在暑气中逐渐苏醒,而老刘的脚步已丈量过它十二个春秋。

刘师傅,这批新到的竹编得摆到阴凉处,您帮忙看看位置?街角老字号谢馥春的店员小李远远招呼。老刘应声上前,一边帮忙挪动货架,一边叮嘱:上午游客少,先摆里侧,下午日头毒了再往外移。商户们总说,老刘的巡逻笔记里记着每家店的难处——哪家台阶高老人易绊倒,哪家遮阳棚该加固,他心里都有本明白账。

烈日当空,守护升温

正午时分,气温飙升至38℃。老刘的制服后背结出盐霜,对讲机里突然传来急呼:小草巷有个孩子走散了!他飞奔而至,只见个穿裙摆的女童抽泣着。老刘蹲下身,变魔术似的掏出棒棒糖:叔叔带你去找妈妈,但得先猜个谜——刚才有位穿红裙子的阿姨在找你,对不对?孩子破涕为笑点头的瞬间,他已通过对讲机调度各路口同事,5分钟后便将孩子交还给了满头大汗的母亲。

此时,原住民张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走来:小刘啊,我家空调外机滴水,楼下青苔滑得很......老刘立刻联系维修队,自己则先搬来防滑垫,搀着老人绕过湿滑路段。您晚上纳凉缺人作伴,就来门岗找我下棋。他总把原住民的需求记在心头。

暮色渐深,温情延续

傍晚7点,人流达到峰值。老刘站在电瓶车禁行区前,汗水顺着脖颈滑进衣领。师傅,通融下?孩子等着吃饭呢!游客举着手机直播,镜头对准老刘。他接过电瓶车,推到200米外的电动车停放点:您看,这石板路是文物,电瓶车压出裂缝就难修了。直播画面里,弹幕突然刷起保安大叔好耐心支持文物保护,老刘憨厚地摆摆手,继续引导下一辆。

深夜10点,人流渐散,老刘开始收尾工作:检查所有商铺是否关好门窗,将乱停的电瓶车归位,结束后,他在当日交接班记录上写下:“今日无安全事故,商户建议增设适老化设施已上报。”月光洒在斑驳的砖墙上,他望着空荡荡的街巷,耳边回响起白日里游客的赞叹:“东关街不仅景美,人心更暖。”

后 记

老刘的故事,是东关街夏日守护的缩影。在这里,盛夏38度的高温熔不化秩序的坚守,日均3.34万的游客量冲不淡人情的温度。正如商户李姐所说:“有老刘他们兜底,我们做生意安心,游客玩得也舒心。”这条千年古街,正以最朴实的方式,书写着现代旅游与人文关怀的共生篇章。
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