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逢盛世,奋斗正当时。在国企高质量转型的壮阔征程中,上善公司精准把舵、奋力开拓,主动拥抱市场变革,在巩固市政主业优势的同时,强势进军房建、供热管道、光伏发电、景观绿化养护等新兴领域,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的发展答卷。
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奋斗热土上,活跃着一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——上善青年突击队,他们扎根不同岗位,是保障施工安全的“监督者”,是深耕技术革新的“破局者”,是坚守工程一线的“守夜人”;他们以“奋斗正青春”的信念同频共振,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荣光,成为公司搏击市场、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管线迁改保畅通,一线躬行的“活地图”——陈兴政
万福快速路东延工程,这条城市新动脉的铺设,地下埋藏着供水、燃气、电力、通信等纵横交错的“生命线”。作为现场标段负责人,陈兴政的工作服口袋里总是揣着厚厚的管线图纸,上面布满了他手写的标注;工作记录本上详尽记载着每一次矛盾协调的进展、每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、每一处需要特别关注的细节。无论酷暑烈日还是连绵梅雨,施工现场都有他与各产权单位的技术人员反复踏勘确认、沟通协调管线迁移事项的身影,只为精准掌握管线的位置、走向和埋深,直至方案最优、各方确认无误。“纸上谈兵不行,必须亲眼看到、亲手量到才放心。”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工程施工带来的噪音、扬尘、占道等影响,常是矛盾的导火索。陈兴政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矛盾现场,耐心倾听周边居民的疑虑抱怨,用最朴实的语言解释工程的必要性和工期安排。他更是行动派——立即协调作业时间、增加降尘措施、优化临时通道,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的影响。陈兴政用真诚的沟通、细致的落实和务实的作风,日复一日疏通工程“堵点”,诠释了一名现场标段负责人在“协调”二字上的千钧重任,保障了他所负责标段的管线迁改有序推进,支撑了万福快速路项目关键节点进度,为城市新动脉的顺利延伸默默铺设着和谐的基石。
创新攻坚抢进度,织就绿脉的“破局手”——于靖
在运河十里项目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,项目经理于靖的身影总迎着最早的晨光出现——安全帽下目光专注坚定,手中图纸随风翻动。他是指挥若定的现场“指挥官”,更是严谨细致的“织梦人”,肩负着扬州“运河十里”核心地块焕新的重任。
为了抢抓关键节点,于靖深感责任重大,时间紧迫。他打破常规,创新性地推行“三线协同法”,将传统工序耗时大幅压缩30%;面对草皮存活率的技术难题,他深入钻研,主导研发了“微地形蓄水方案”,通过开挖毫米级精度的导流沟槽,硬是将雨季成活率提升至惊人的98%;面对硬性节点要求,他迎难而上,首创“昼夜双轨制”施工模式:日间高效铺装围栏基座,夜间争分夺秒运输草皮苗木。在他不知疲倦的带领下,施工团队最终克服万难,按时高质地完成了12万㎡生态覆绿工程的艰巨任务,实现了相邻地块生态脉络的连贯性,为城市绿肺的延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红线守护巾帼情,明察秋毫的“安全卫士”——印玮
在钢筋水泥构建的工程世界里,印玮以坚韧、细致与担当,扛起了沉甸甸的安全责任,她是绽放在工地一线的铿锵玫瑰,用行动证明了“巾帼不让须眉”的硬核力量。朝暮交替,四季更迭,印玮坚持扎根一线,穿梭于各个作业点,用脚步丈量生产现场,在安全巡查、旁站监护时细致入微,仔细查看每一个细节,亲自指导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技术、质量、安全标准进行操作。她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关键环节,细致检查塔吊、脚手架、临时用电等安全,不忽视任何细节,不放过一个风险点,把安全隐患提前消灭在萌芽状态;发现问题时,她立刻化身“监督员”,追着施工方反复叮嘱整改;碰上不配合的协作单位,她也绝不松口,电话微信轮番上阵,督促销项,在强化安全管理的征程上撑起了一把可靠的“安全伞”,踏出坚实且深刻的青春足迹。
“坚持、细致、专注”是印玮的代名词。除了日常的安全巡查工作,回到办公室,她兢兢业业完善安全台账、教育培训资料、组织安全生产活动等,档案柜里,整齐的安全档案里饱含着她对工作的负责担当,诠释着属于她的女性力量。
深耕投标零失误,市场经营的“拓疆者”——李浩存
作为伴随上善公司一路成长的90后“元老级”干将,在上善转型发展的关键四年里,李浩存肩挑重担,始终以“公开、公正、透明”为信条,以法律规范为准绳,以专业为矛,以匠心为盾,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为公司开疆拓土,用一组组沉甸甸的数字书写着幕后英雄的奋斗篇章。
市场如战场,投标即冲锋。无论是招投标法律法规的更新迭代,还是工程总承包导则的最新要求,亦或是同行业务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,他都能第一时间捕捉、钻研、消化吸收。面对巨大的压力和繁重的工作量,李浩存精益求精,不断优化和提升投标技术方案,逐步打磨形成上善公司独有的、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投标模板体系。四年间,李浩存参与投标项目125个,实现了四年投标“零失误”的卓越纪录,成功中标项目30余个,中标金额总计约29亿元,遍布市政、房建、供热、光伏发电、园林绿化多个领域,项目规模各异、复杂程度不一。他常说:“标书上的每个字都代表着上善的承诺,必须经得起市场和时
间的检验。”正是这份对承诺的敬畏和对细节的执着,为公司赢得了响当当的市场信誉,擦亮了“上善建设”的“金招牌”。
材料验收匠心人,风雨无阻的“质量长城”——顾涛
凌晨三四点,当城市还在沉睡,工地却已迎来第一缕车灯,装载着球墨铸铁管、钢筋混凝土管、水稳、沥青的货车便陆续抵达,对于顾涛而言,披星戴月、熬夜收货是工作的常态,他早已严阵以待,立刻对照送货清单,对每一件材料进行“三查三验”,核对单据、清点数量、检查质量……这些工作常常在万籁俱寂中进行。困了,用冷水洗把脸;累了,就在临时板房里稍作休息,等待下一批材料的到来。他见过这座城市最深的夜色,也迎接过工地最早的晨光。每一份在深夜签收的单据,每一次在凌晨完成的质量确认,都凝聚着他对工程品质根深蒂固的责任感——他知道,任何一点微小的疏忽,都可能成为未来道路上的隐患。
恶劣天气,尤其是阴雨连绵,是对材料验收更严峻的考验。为防止水稳和基层被雨水浸湿,顾涛一边要求工人加快摊铺速度,一边俯身检查水稳层是否有松散迹象。雨水湿衣,泥泞满裤,他仍坚持在泥水里仔细核对,检查到场管材是否存在裂缝、破损。无论是深夜的困倦,还是恶劣的环境,都无法动摇他坚守的责任心,他用日复一日的“零容忍”的严谨态度、“随时待命”的敬业精神,守护着每一批材料的品质,为市政道路建设的雨污水畅通和景观焕新筑牢根基。
在昼夜更迭的轰鸣中,在反复推敲的方案里,在泥泞与星光的坚守下,上善青年们将青春激情融入创新图纸,将匠心情怀刻进攻坚一线;他们的故事,正是上善公司锐意市场化转型、发力多元业务布局、实现资产规模跨越式增长进程中,最鲜活、最有力的青春注脚。面向未来,这支充满活力的青春之师,必将继续发扬“匠心致远”的精神,在公司开拓新兴领域、深化区域协同、决胜年度目标任务的新征程中,挥洒智慧与汗水,践行时代赋予的使命,谱写更加绚丽的奋斗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