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务人在“疫”线 | 父女请缨共筑社区“防护墙”

发布时间:2021-08-25

  葛德林是长江水务润元公司的职工,葛爱婷是他的女儿,疫情突发后,父女二人请缨奔赴抗疫的“战场”,一起加入文昌花园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。

  作为扬州市民,葛德林在疫情发生后,总想为疫情防控工作做些什么。他思前想后打算发挥自己的特长,他是卡车驾驶员可以开车运输防疫物资,还会维修水管水龙头,在报名时他把自己的特长说了一长串,但最终他还是服从社区工作分配,穿起红马甲,做了所在社区的志愿者,成了维持秩序、接受咨询的“小红帽”。

  “女儿,我虽然已经五十几岁了,但是我还能出一份力的!”穿上红马甲的葛德林很自信。“爸爸,一位年过半百的人都能有这么高的觉悟,作为年轻人的我也不能掉队呀!”葛爱婷下定决心要做好志愿服务工作,葛爱婷是供水服务大厅的收费员,平时与数字数据打交道比较多,于是她成了核酸检测数据信息采录人员。她把年纪尚小的两个小孩都丢给家人照顾,在经过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后,每天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,戴上防护面罩和手套,成了一名“大白”,负责核酸检测人员信息采样登记。验码、扫描、录入数据……每次核酸检测时,这样的劳动数以万次,每次她都一丝不苟,深怕出现差错,影响检测结果。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,经历高温酷暑,浑身湿透毫无怨言。

  葛德林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达、最后一个离开工作地点。小区核酸监测点就设在葛德林家楼下,看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每天忙忙碌碌,他主动打开自己的20平米的车库,腾空里面的物件,把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,一大早就打开空调,摆起桌椅,让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换衣服、休息。葛德林每天5点半钟就烧好开水,装进茶壶凉下来,为大家解渴消暑。

  在志愿服务工作中,50多岁的葛德林尽心尽责:“请大家排好队,我们保持一米线;不要随地吐痰,这样会传染病毒;大家把身份证抓在手上,方便工作人员录信息......”小区里时刻回响着老葛的提醒声。看着老爸布满汗水的脸庞、盐霜遍布的衣服,在一旁的女儿葛爱婷不仅为之动容,而且更加感到骄傲。

  白天的工作后,葛德林晚上还要在小区不停地巡查,遇到有出门的居民,他就会耐心地劝导其回家;遇到有需要帮助的老人,他义不容辞,想方设法提供送菜上门等服务。每天夜里12点,当大家安然入睡的时候,葛德林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休息。连续奋战十几天的他没有一句怨言,他总会说:“比起医护人员,我们真的不算什么。只要能打败病毒,回归正常生活,再累、再苦都值得!”
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