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她们”是集团的“半边天”,“她们”在集团的各个岗位上挥洒汗水,“她们”认真专业,“她们”坚毅果敢,“她们”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了“她们”力量,“她们”成为集团行业中的一道道“最美风景线”。“她们”积极参与“巾帼建功”,充分展现了城控集团女职工“巾帼不让须眉”的豪迈气概,“她们”拥有一个共同的称号——“巾帼文明岗”。
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,集团公众号将集中展示集团“巾帼文明岗”的时代风采。
长江水务水质检测中心
江苏长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的水质检测中心,作为江苏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的地方站成员,具备江苏省供水企业一级实验室资质,同时也是江苏省质监局资质认定的CMA标志检测机构。现有检测参数191个,检测能力在江苏省居于前列。水质中心现有检测人员13人,其中女性8人,撑起了水质检测工作的“大半边天”。水质检测是一种精细的技术工作,既要求有精湛的技术能力又要有耐心的实干精神,“保证每一个检测数据准确可靠”是她们的行为准则和质量目标。从源水到制水最后输入千家万户,她们不仅是实验室里的“白衣战士”,更是扬城一百多万人饮用水安全的“守护神”。
积极响应,迅速行动,全面布防
2020年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中国,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长江水务水质检测中心的同志们,以实际行动彰显在这场战疫中应有的风骨。
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,水质安全更是关系千家万户。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,作为水质中心的主任,谢美萍带领大家火速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。她第一时间奔赴岗位,立即组织部门人员分析疫情可能产生的对水质的影响,制定应急预案,成立了应急小组。整个中心人员被分为原水预警监测组、水厂质量控制组、市区管网监测组、乡镇管网监测组、水质客服投诉组,形成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监测网络,确保安全供水不出任何问题。
恪尽职守,强化检测,保证水质
首先从源头开始,加强原水水质监测,每日对各厂原水进行气质扫描;并针对此次疫情,按照生态环境部对水环境的要求,增加原水的余氯和生物指标等检测项目,根据检测数据及时调整预处理投加药剂。为了能及早发现原水水质是否存在异常,需要将预警监测点前移至上游五公里处,水质中心的女同志们只能坐着小船到河道中心采样,更是增加了采样的负荷和难度。
其次是抓内控过程,原水进入水厂后,每一道工序都是安全合格水的关键所在。为了能及时了解水质情况,充分发挥水质中心的管理职能,更好的指导各厂净水工艺,谢美萍同志带领水厂质量控制组的同志们奋斗在生产一线,协同各厂加密监测频次,增加检测项目,特别是出厂水的余氯及生物指标,及时将检测数据反馈各厂,严格控制生产厂的氧化工艺和消毒工艺,做到万无一失。
为了确保最后一公里用户龙头水的安全,水质中心更是以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临时增加检测频次,目的就是为了全面了解管网水质情况。全市人工水质管网采样点有150个,又分布在全市各小区及乡镇。在这特殊时期,面对人少任务重的难题,大家并没有退缩,党员同志宣颖和技术骨干徐建霞更是冲在前面,毫无怨言。每次采样回来已是晚上7点多,氨氮、耗氧量、亚硝、细菌等各项指标的检测都要求当天完成的,为了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,她们回来后就立刻投入了检测中,连一口热饭都来不及吃,待到她们完成任务时,常常已是凌晨时分,困倦早就掩盖了饥饿。
初心如磐,戮力同心,共克时艰
疫情当前,水质中心的同志们面对的不是病患而是大量的数据,但这些数据却关乎着扬城的千家万户能不能喝上健康水、优质水,冰冷的仪器重复的测试数据下是她们守土有责的坚持和担当。平日里是温柔的母亲,可面对余氯、浊度、PH值等她们是“冷面判官”,决不允许一滴不合格水出厂;平时是乖巧的女儿,可面对采集样本的负重和工作频次的增加,她们是固执的“死板”,没有能让她们屈服的难题;就连娇滴滴的小姑娘此时也是肩扛责任,不放过任何影响水质的蛛丝马迹。自疫情暴发以来,水质中心承担的任务最重、压力最大,工作量是平日的数倍,可我们没有看到躲避和怨言,看到的只是坚定的背影和踏实的行动。
疫情如洪流来袭,慌乱的氛围造成谣言四起,水质检测中心在承担着检测任务的同时,还承担着一部分对外客服职能。针对用户的各种用水疑问、各种焦虑,水质中心的姑娘们总能不厌其烦的对用户进行解答,消除用户的恐惧心理,虽是见不到面的服务却也能让百姓踏实、放心。在她们集体的努力下,经市卫生监督部门的集中检测后确认扬城饮用水水质全部合格,给全市人民吃了一颗大大的“定心丸”。
水质中心每位同志虽不是医护人员,但她们也同样站在抗击疫情最前沿,用准确及时的数据诠释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。因为有了她们,保障安全用水的卫士,我们才能安心在家中等待疫情消除!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,正是她们这群公共事业服务者的一直坚守,才让我们有了共同迎接春暖花开的信心。